中秋前二夜步至吴江垂虹桥盥漱湖渚而归倚篷望月清兴翛然因成数语

万顷太湖风浪静,玻瓈倒浸虹蜺影。

瀼瀼露滴金波流,一筇独立秋云冷。

步回长啸倚篷窗,月华正在青霄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描绘了太湖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万顷太湖风浪静"展现了湖面广阔,风平浪静的景象,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彩虹霓虹。"玻瓈倒浸虹蜺影"运用比喻,将湖水比作玻璃,形象地表现出湖光与天色交相辉映的壮观。

"瀼瀼露滴金波流"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湖面,露珠晶莹,仿佛金色的波纹在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持杖立于秋云之下,感受着清冷的秋意,增添了孤独而深沉的意境。

"步回长啸倚篷窗"描述诗人漫步归来,倚靠在船篷窗户边,此时他仰望星空,"月华正在青霄顶",月光如洗,洒在头顶的青天之上,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清高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前夜泛舟太湖、观月的画卷,表达了诗人清雅闲适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和韵三茆山呈张伯雨外史

碧桃花落蓬莱宫,银屏甲帐围春风。

冰帘卷水玉堂静,白露滴月银床空。

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倾尊中。

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

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红。

呼龙洞口种瑶草,采药忽遇松间童。

茆君自骑一虎去,犹闻珂佩声丁东。

武华山人三载别,绿袍赤杖苍髯翁。

淮南江上复相见,落日淡淡天无穷。

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浅银河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

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

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形式: 古风

秋江泛棹琴乐图

抱琴船头为谁鼓,满江秋色荻花浦。

神鱼出听掉尾舞,曲中鸿雁起江浒,帝子降兮木叶下。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送闻师之五台

闻子初识面,天涯任去留。

西风洞庭树,落日楚淮舟。

岁月棕鞋底,江湖竹杖头。

丹阳才洗钵,又入五台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