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琴船头为谁鼓,满江秋色荻花浦。
神鱼出听掉尾舞,曲中鸿雁起江浒,帝子降兮木叶下。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秋江泛棹琴乐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抱琴的船夫在船头弹奏,引发满江秋色与荻花浦的共鸣。江面上,神鱼似乎被琴声所吸引,摇头摆尾翩翩起舞。音乐中仿佛有鸿雁从江边振翅飞起,增添了空灵的意象。最后,诗人借“帝子降兮木叶下”的神话意象,暗示了秋天的降临和神秘氛围,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深度。这是一首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交融,传达出秋日静谧与灵动之美的佳作。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闻子初识面,天涯任去留。
西风洞庭树,落日楚淮舟。
岁月棕鞋底,江湖竹杖头。
丹阳才洗钵,又入五台游。
瓮城春寂寂,石磴草斑斑。
倚杖高低月,登楼远近山。
百年诗句里,三国酒杯间。
自叹黄尘客,来消半日閒。
老友吴江去,吴江水尚高。
一樽散鲈脍,四月过樱桃。
矍铄绿玉杖,风流白纻袍。
西窗故人夜,应是动挥毫。
楼阁笼云气,苍茫第几峰。
长林万松雨,落日半山钟。
石磴盘空险,僧廊落叶重。
先王曾驻跸,千古说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