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二首(其一)

鸣钟伐鼓南山阿,倾城车马相戛摩。

万釭高下照朱碧,百堵往来纷绮罗。

身入醉乡颓红玉,月明归路湛金波。

挽君一出卧三日,奈此陌上春光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南山的钟声和鼓声中,全城的车马喧闹交错。
无数的灯火在高低处闪烁,照亮了朱红碧绿的建筑,人们穿梭其中,衣着华丽如锦罗。
我沉醉于酒乡,红颜憔悴如玉,月光下归途映照着金色的波光。
我想挽留你共度三天,但面对这大路上明媚的春光,又该如何是好呢?

注释

南山阿:南山:指代南方的山,阿:山脚或山腰。
倾城车马:倾城:形容全城的人出动,车马:指代车辆和马匹。
万釭:万釭:形容数量众多的灯火。
湛金波:湛金波:形容月光清澈如金波。
挽君:挽:挽留,君:您。
陌上春光:陌上:道路边,春光:春天的景色。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场景。"鸣钟伐鼓南山阿"以悠扬的钟鼓声和南山的背景,展现出喜庆的气氛。"倾城车马相戛摩"形象地写出了全城百姓的热情迎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万釭高下照朱碧,百堵往来纷绮罗"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灯火辉煌,华服人群穿梭其中,犹如一幅繁华的画卷。

诗人通过"身入醉乡颓红玉",表达了对友人沉醉于欢乐之中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热烈。"月明归路湛金波"则描绘了月色下的归途,金波荡漾,更显宁静与美好。最后,诗人以"挽君一出卧三日,奈此陌上春光何"表达对友人不舍之情,希望他能多停留几日,共享这春光美景。

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既展现了聚会的热闹,又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光的留恋,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张云翔采兰堂

丈夫贵成名,人子重养志。

志养非鼎食,名成要身致。

世上万男儿,二者少称遂。

乐哉张公子,此事有馀地。

昔我游武林,始与张君值。

津津紫芝眉,落落青云器。

骅骝步康衢,雕鹗腾秋翅。

一官天南州,艰难已尝试。

悠然望白云,归来为隐吏。

轩裳非吾心,菽水重亲意。

筑堂九畹边,远取南陔义。

膳羞务馨洁,晨夕必躬视。

老人嗜国香,幽怀时一寄。

春风敷柔丝,色与恩袍类。

不效荆楚俗,纫之为佩璲。

不学会稽亭,徒然脩禊事。

愿言倚玉树,同作庭阶瑞。

他年粉署握,永伴莱衣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还家

黎明呼羸僮,拄策渡野水。

轻岚翳初日,古道步平砥。

麦陇黄四出,松竹翠相倚。

人间春告尽,岩色秀未已。

眼入故乡明,语还亲旧喜。

印非朱买臣,金无苏季子。

窃笑免妻孥,相过动邻里。

富贵岂吾谋,薄游聊尔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李元泰艳歌

凉风惬人如故旧,客燕残蝉度清昼。

摇落三秋楚泽悲,相思一夜东阳瘦。

愁连黛入眉山重,犹忆去年和泪送。

鱼沉雁断消息稀,频来惟有清宵梦。

形式: 古风

和汪端中陪府君游东湖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铃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为郡风流见前辈,隙日车盖飞城东。

鳌首虚亭未泯灭,骚人古意无终穷。

香风十里菰蒲外,喜气一城尊俎中。

中原景物久荆棘,南渡衣冠随梗蓬。

此地龟文符古谶,盛观略与承平同。

腐儒谬忝无双裔,声价远惭吾祖童。

青衫幕府困奔走,赖有新诗为发聋。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