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其一)

清山浮碧。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翻译

青山绿水之上,微风带着丝丝细雨,新的忧愁如同织布一般密密麻麻。
懒得尝试春天的新衣,无法抵挡昨晚的余醉,独自在远方度过寒食节。
不要计算归来的日期,一次次错过回廊中的夜晚景色。
花瓣飘入屋内,隔着窗帘的双燕,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孤独。

注释

清山:青翠的山峦。
浮碧:水面泛起绿色。
细风:微风。
丝雨:细雨。
新愁:新的忧愁。
如织:像织布一样密集。
慵试:懒得尝试。
春衫:春天的衣服。
不禁:无法抵挡。
宿酒:昨晚的酒。
天涯:远方。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归期:归来的日期。
芳辰:美好的时光。
误几度:错过多次。
回廊:走廊。
夜色:夜晚的景色。
入户:飘入屋内。
隔帘:隔着窗帘。
双燕:两只燕子。
有谁知得:谁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闲适而又带有一丝寂寞的生活情境。开篇“清山浮碧”即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写,山色如洗,透露出一种淡远之美。

接着,“细风丝雨,新愁如织”,诗人通过细腻的风和轻柔的小雨,抒写出内心的忧虑和思绪,这些情感像织布一样纷繁复杂,充满了春日里的无限哀愁。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懒洋洋地换上新衣,又不自觉地沉浸于昨夜未消的酒意之中。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享受当下的放松心情。

“天涯寒食”则是描绘诗人在春日里孤独用餐的情景,食物已冷,环境宁静,但又带有一丝寂寞感。

“归期莫数芳辰”,诗人对回家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楚了,而那些美好的时光却如同流年一般难以把握。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误几度、回廊夜色”则是说在夜晚漫步于回廊之中,错过了几次机会,只剩下一片深沉的夜色。这句话增添了一种时间易逝,机遇难得的感慨。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则是描绘春天里花瓣飘落,燕子穿梭于窗棂之间的景象,但这一切是否有人能真正领会呢?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美好细节的独自感受和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闲适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怀旧以及对生活美好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小雨忺晴,坐来池上荷珠碎。倬眉浓翠。

怎不交人醉。美盼流觞,白鹭窥秋水。天然媚。

大家休睡。笑倚西风里。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一)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

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四)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暗香成阵。

上下花相映。倒挂疏枝,月落参横冷。休装景。

要人酒醒。除是花枝并。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七)

醉泛吴松,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

曾向垂虹卧。月淡霜天,今夜空清坐。还知么。

满斟高和。只有君知我。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