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访董伯元于玉溪李子麒招饮得吟字

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

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

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

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

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

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

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

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亮在秋日访问好友董伯元时的情景,以及与李子麒一同宴饮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分别已久,终于有机会相聚的喜悦心情。“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则说明了这次相聚不仅加深了对老朋友的了解,也结识了新的朋友,进一步丰富了友情。“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以及对传承家族事业的忧虑。“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忧虑。

接下来,“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溪水清澈明亮,露珠在高树间闪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表明诗人通过静坐思考,希望能借此排解心中的烦恼。“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描述了宴会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享受美食与佳肴,这种难得的聚会难以再次寻觅。“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聚会的欢乐,创作出一首清雅的诗歌,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35)

陈亮(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彦恢适安堂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

形式: 古风

澹虚亭为何明府作

结宇临清旷,宾客日过从。

有时抱幽独,深觉心赏通。

霁月澄清景,微云含水容。

群动喧已寂,众色望俱空。

了与世氛远,豁然心境同。

冥怀信足乐,王事徒劳衷。

何日拂衣去,高攀陶令风。

形式: 古风

六月初七夜与岭南族中长少二十二人乘月泛西湖示诸同游

落日动高兴,轻舟过碧浔。

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

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

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

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

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

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再送唐进士士昭之京

鸷鸟刷劲翮,志欲凌九霄。

神鱼鼓巨浪,岂惮禹门遥。

十年磨干将,试用在一朝。

学富名早著,才高擢宜超。

衰年辱见知,听言生风飙。

将期白首好,无奈青云招。

春风吹江水,草色满河桥。

追攀不可及,伫立送行镳。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