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其五)

深深玉屑几时藏,出土犹闻饼饵香。

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藏于地下的珍贵物质,仿佛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丹或灵药。诗人通过“深深玉屑”这一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珍贵的氛围。玉屑,常用来形容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玉石碎片,这里比喻这种未知物质的珍贵与纯净。

“几时藏”则暗示了这种物质的久远与难以寻觅,激发读者对它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接着,“出土犹闻饼饵香”一句,运用了嗅觉的描写,强调即便是在地下深处,这种物质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如同美味的饼饵,进一步增加了其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后两句“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则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这种物质的敬畏之情。弱水,传说中的一条河流,象征着难以到达或难以逾越的界限;荒滩,则代表了贫瘠与荒凉之地。诗人以此强调,即便是传说中的弱水也无法抵达此地,荒滩之上也难以找到这样的珍宝,突出了其稀有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思考与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一)

界画棋枰绿几层,一年一度换新塍。

风流都似林和靖,担粪从来谢不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二)

割尽黄云五月初,喧阗满市拥柴车。

谁知十斛新收麦,才换青蚨两贯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三)

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

军邮岁岁飞官牒,只为游人不忆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四)

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妍各自陈。

携得洋钟才似粟,也能检点九层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