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妍各自陈。
携得洋钟才似粟,也能检点九层轮。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井生活中的多元文化与民俗风情。通过“戍屯处处聚流人”,诗人展现了边疆地区因军事驻守而聚集了各地移民的景象,这些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技艺和文化。接着,“百艺争妍各自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些移民在市集中展示各自独特技艺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携得洋钟才似粟”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携带的西洋钟比作细小的谷粒,既形象地表现了钟表体积之小,也暗示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即便是寻常物件,也蕴含着外来文化的元素。“也能检点九层轮”,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些技艺的复杂性和高超性,仿佛能够精细地操作多层复杂的机械结构,体现了移民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对新事物有着极高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城市中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画面,既有对移民生活状态的真实描绘,又蕴含了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巴亚翻翻数寸零,桔槔到手不曾停。
论园仿佛如朱荔,三月商家已买青。
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
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
十里春筹雪化泥,不须分垄不须畦。
珠玑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
山城是处有弦歌,锦帙牙签市上多。
为报当年郑渔仲,儒书今过斡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