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

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枞阳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开篇“枞阳歌尽水连天”,以歌声与水相连的广阔景象起笔,展现出枞阳之地的辽阔与壮观。接着“汉武旌旗在眼前”,将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仿佛能看见汉武帝时期的旗帜飘扬,赋予了场景以历史的厚重感。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让草木似乎在欢呼,鱼龙在深海中迁移,进一步渲染了枞阳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这里曾有过不凡的历史事件。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描绘了江面的辽阔与隧道的变迁,通过“江云散”和“隧道迁”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最后,“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则以射蛟台为焦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雄风犹为想当年”一句,寄托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枞阳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皖城

古驿同安白浪边,东南形势海关连。

风云旧护龙潜地,壁垒全增马渡年。

斜日堠兵多被酒,清时洲渚半成田。

同头城郭晴如画,十里牵江是爨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贵游行

贵游谁家子,骢马骄驰骋。

朝入铜龙楼,暮归紫薇省。

盛满不自持,恶风吹梦醒。

照镜镜无头,披衣衣绝领。

可怜西市中,颦容尚修整。

白首谁同归,萧萧看日影。

生存骨髓枯,溅血不盈颈。

当伊作使时,千军失其猛。

眼见被收日,曳之劳尺绠。

观者徒咨嗟,谁与发深警。

形式: 古风

皖口

皖口征樯满,宜城晚渡稀。

萧萧候风色,寂寂抚凉衣。

雨际尝沙狗,潮头望海狶。

自来谓水宿,人景两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风沙行

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