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口

皖口征樯满,宜城晚渡稀。

萧萧候风色,寂寂抚凉衣。

雨际尝沙狗,潮头望海狶。

自来谓水宿,人景两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皖口渡口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皖口征樯满”,描绘了皖口渡口船只密布的繁忙景象,展现了渡口作为交通要道的热闹与繁华。接着,“宜城晚渡稀”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渡口船只稀少的宁静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意境。

“萧萧候风色,寂寂抚凉衣”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声和诗人内心的感触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深沉的情感氛围。风声“萧萧”,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寂寂抚凉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通过抚摸凉衣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孤独的深切感受。

“雨际尝沙狗,潮头望海狶”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如雨中的沙狗(可能是指在雨中行走的狗)和潮头的海狶(可能是海边的一种动物),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丰富,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自来谓水宿,人景两依依”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依恋之情,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这里的“水宿”既指渡口的夜晚,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与宿命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长风沙行

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

形式: 古风

主客行

杯来何迟,杯来何迟。主人见之,主人笑相告。

匪杯之迟,而饮之速。

客起语主人,主人切勿生怒嗔。

人生处世上,奄忽如浮尘。东家郎,西家女。

晨考钟,夕伐鼓。吾楚歌,若楚舞。人如龙,骑如虎。

朝红颜,暮黄土。朝红尘,暮白雨。

人生至此,云胡不伤。今夕何夕,登君之堂。

登君之堂饮君酒,愿君子孙,累累印,若若绶。

客行千觞主人寿。

形式: 古风

不得蒋二书

渐寒江北地,况奈晚秋何。

菰米沈云尽,芦花作雪多。

因君阻消息,叹我滞风波。

可念衣单客,天涯五字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登大观亭

山色殊春秋,江声无昼夜。

佳哉皖公城,山水莽雄跨。

障拥淮淝高,势与荆襄亚。

崇台得壮观,迎睫足吁讶。

沿堤十万户,蜃气相激射。

飞浪过檐头,矗涛闻枕罅。

回首皖公色,泼翠满楹榭。

炊烟自成云,不与江流泻。

龙为彻夜吟,鹤或横江化。

水寒沙净间,茫茫感代谢。

得婿怀伯符,升城缅兴霸。

人雄及地胜,凭陵不相下。

惊飙卷旌旗,寒云收叱咤。

徒令怀古心,淹此趋途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