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携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十年归来两鬓霜,袖有诗史继草堂。

西游苍梧北太华,笔端传入古锦囊。

甫也再拜杜鹃血,颍乎冥入冰炭肠。

一朝访我茅屋下,朔风易水为余写。

黄金好铸钟子期,知君不是黄冠师。

形式: 古风

翻译

寒风吹雨打向东南方,铜仙像含泪告别吴地的城门。
长途跋涉万里,踏着燕月,满面风尘让人愁苦。
无论早晚,都带着琴跟随王母,不再像瑶池中的旧日歌舞。
身戴囚徒帽子,演奏着南方的曲调,这份心意千百年不变。
十年后归来,两鬓已斑白,袖中藏着诗史,续写着草堂的篇章。
西行至苍梧、太华山,笔下的文字如古锦囊中的珍宝。
我再次拜谢,你的诗如杜鹃血般深情,我的心肠如冰炭般复杂。
一日你来访我茅屋,寒风易水为我写下诗篇。
黄金虽好,却难铸就知音钟子期,我知道你并非隐居的道士。

注释

朔风:寒冷的北风。
铜仙:铜制的仙人像。
辞吴门:离开吴地的城门。
埃沙:风尘。
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南冠:囚徒的帽子,代指诗人自己。
草堂:杜甫的居所,此处借指诗人的创作。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冰炭肠:形容心情极端复杂。
易水:古代河流,这里象征离别和决绝。
黄冠师:指道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灼对汪水云诗卷的题跋,以抒发对汪水云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朔风卷雨东南昏”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暗寓诗人对汪水云遭际的同情。接着,“铜仙泪洒辞吴门”借铜仙离别之悲,寓言汪水云的漂泊生涯。

“间关万里踏燕月”写汪水云长途跋涉,历经艰辛,而“埃沙扑面愁人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旅途劳顿和内心愁苦的共鸣。接下来,诗人想象汪水云如王母身边的仙人,不再有昔日瑶池的繁华,而是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

“南冠岌岌操南音”中的“南冠”象征亡国之痛,汪水云虽身处逆境仍坚持南音,表达其民族气节。“此意此心千万古”则赞美汪水云的高尚情操将流传千古。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汪水云十年归来,才华依旧,诗史满袖,继续书写历史。

“西游苍梧北太华”描述了他的壮志豪情,而“笔端传入古锦囊”则赞美他的作品如古代锦囊中的瑰宝。诗人以“甫也再拜杜鹃血,颍乎冥入冰炭肠”表达对汪水云深沉情感的敬佩,最后两句“朔风易水为余写”形象地写出汪水云的诗才横溢,能为诗人写下动人的诗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汪水云诗才的敬仰和对其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文学艺术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

萧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变尉佗国,声欢舜帝民。

形式: 押[真]韵

名传玉陛星辰晓,泽霈金枝雨露春。

形式: 押[真]韵

至镇江

封事相关入帝京,船临京口敢迟行。

江流清激金山寺,地势雄盘铁瓮城。

丹阙翔云双彩凤,青冥披雾两苍鹰。

仪刑不是忘钦恤,要为天家辅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题五龙庙

五龙兄弟古英名,今日拿舟过悦城。

莫向草茅久盘屈,早施霖雨活苍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