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啄木儿》是一首禅悟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诗人以"自知"和"自此"为线索,强调内在的自我认知与觉悟的重要性。"只此分明是"表达了一种直指人心的领悟,"得一并无四"则揭示了大道至简的哲理,即一切回归于一,无多余之物。
"在虚空里,撒金蕊,万道霞光通表里"描绘了一个空灵而光明的世界,象征着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照耀。"复元初、见本始"进一步强调回归本源,寻找生命的原始状态。"要炼正,灵真范轨"表达了修炼正道,遵循自然法则的愿望。
"更不用、木金火水"暗示摒弃外在形式,"把良因垒,从心起"则强调修行应发自内心,"方寸清凉无忧喜"描述了心境的宁静与喜悦。"澄长生,并久视"预示着通过修行达到长寿和洞察力的提升。
最后,诗人以"重阳子"自比,表示自己已经超越世俗的困扰,"害风是"可能指的是去除烦恼。"王哲名、知明字"表明其明白自己的名字寓意智慧,"说修行、旨没虚诡"表达了对修行真谛的透彻理解。"啄木词、中开真理"则以啄木鸟觅食比喻探寻真理的过程,"向诸公、取知委"则是邀请他人共同探索和理解这些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个人修行与内在觉醒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