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早年与皇后就向往超凡脱俗,一同攀登灵山寻求真仙。
那时确实相信仙境的存在,如今亲自来到了这洞天福地。
仪仗队的影子在广阔天空之外消失,乐声在青翠高峰上飘扬。
只遗憾未能实现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只能空想那万万年的安宁。

注释

早:时间上的早期。
元妃:皇后。
慕至化:向往超脱世俗的境界。
同跻:一起攀登。
灵岳:神圣的山岳。
真仙:真正的仙人。
当时:那时候。
信有:确实相信。
壶中景:仙境,比喻超凡入圣的境地。
今日:现在。
亲来:亲自来到。
洞里天:指道家所谓的洞天福地,神仙居住的地方。
仪仗影:仪仗队的身影。
空寥廓外:在广阔的天空之外,形容极其遥远。
金丝声:可能指音乐或某种仪式的声音。
揭:传扬,飘扬。
翠微巅:青翠的山峰之顶。
惟惭:只感到惭愧。
未致:没有达到。
华胥理:理想的太平盛世,源自古代传说中华胥国的和谐景象。
徒卜:只能空想,白白预测。
升平:太平。
万万年:极言时间之长,形容长久的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她与元妃共同仰慕仙境,希望能够一同登临灵岳山访寻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表达了她曾相信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仙境般的风光,而"今日亲来洞里天"则显示出她的决心和行动,亲自踏入仙境之中。

诗中的"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所进入的仙境场景。"仪仗"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的仪卫队伍,这里用来比喻仙界的装饰和气氛;"影空寥廓外"则是说这些装饰超出了凡间,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丽景致。"金丝声揭翠微巅"则形容了仙境中的音乐之美,"金丝"可能指的是乐器或装饰上的细节,而"揭"字表示音乐的声音悠扬、清脆。

最后两句"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的反思和不满。尽管已经步入仙境,但她依旧感到不足,因为还没有达到"华胥"——一个美好的、理想化的境界。而"徒卜升平万万年"则是说尽管她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平和安宁的状态,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幻觉。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她在追求中所体会到的不易和挑战。

收录诗词(8)

蜀太后徐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丹景山至德寺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晃曜,寒泉夜落玉丁当。

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玄都观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剪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金华宫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