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剪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状态。开篇“千寻绿嶂夹流溪”,即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绿色的山峦连绵不绝,如同巨龙蜿蜒于流水之间。
接着,“登眺因知海岳低”表明诗人通过攀登高峰,对比之下,才深刻感受到其他山岳的矮小。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景物的雄伟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他们渴望探索更为深远的真理和美好。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剪翠峰齐”中,“瀑布迸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流激荡、冲击岩石的声音与画面,而“轮茵横剪翠峰齐”则展示了山峦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有人工精致的雕刻一般。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一句,通过对道路湿滑、光线昏暗以及鸟儿飞翔路径难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不仅是身体上的探险,更有心灵上的寻觅。
最后,“莫道穹天无路到, 此山便是碧云梯”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即便是在被认为无法到达的地方,也能找到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而“此山”二字,更强调了这座山在诗人心中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是通向精神世界的一架梯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探索欲望与精神追求,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不详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
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證六通。
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