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二首(其一)

傍花莲漏摘,疏窗曲槛,句留凉夕。

下了香车,相见倍相怜惜。

生恨明灯宛娈,似偏照、深红羞靥。

还转向,银屏影底,倩伊偷隔。

自从系定红丝,恁密见疏逢,暗添华发。

似此多情,翻悔那回相识。

拼得青衫化泪,总不换、天涯轻别。

团扇底,私语怕教人说。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玉漏迟》词,是清代文人李慈铭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通过“傍花”、“莲漏”、“疏窗”、“曲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词的开篇“傍花莲漏摘,疏窗曲槛,句留凉夕”,以“傍花”、“莲漏”、“疏窗”、“曲槛”等景物,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接着,“下了香车,相见倍相怜惜”,描述了主人公与心上人在这样的夜晚重逢的情景,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

“生恨明灯宛娈,似偏照、深红羞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灯比喻为偏爱地照亮了女子羞涩的脸庞,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细腻与微妙。紧接着,“还转向,银屏影底,倩伊偷隔”,通过“银屏”这一意象,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虽深,却也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

“自从系定红丝,恁密见疏逢,暗添华发”,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紧密到疏远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让人心生感慨,也让主人公在岁月的流逝中悄然老去。“似此多情,翻悔那回相识”,是对过去相遇的复杂情感的反思,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命运安排的无奈。

最后,“拼得青衫化泪,总不换、天涯轻别”,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离别的坚定与不舍,即使泪水如雨,也要勇敢面对分离的命运,这份深情与决绝,让人动容。而“团扇底,私语怕教人说”,则以团扇为载体,隐晦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秘密与私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整体而言,这首《玉漏迟》词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段深情而略带哀愁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古典美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二首(其二)

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

才卷桃笙,已道枕函冰透。

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灯似豆。

空阶夜雨,愔愔来又。

回头五十三年,消几曲清歌,几壶醇酒。

白发红颜,事事总成孤负。

天际轻阴未散,早过了、斜阳时候。归去否。

青山也如人瘦。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三株媚

炉烟歌扇袅,又花间招携,金尊频倒。

翠管筵前,正袖霞低拂,镜菱偷照。

背了银荷,衫暗并、端相娇小。

水样湘帘,偏借银蟾,映人双笑。

惆怅年时怀抱,看旧眷新娇,一般风调。

密字珍珠,算酒边心事,抵伊多少。

白发催人,偿几度、蛾眉低扫。

但愿欢红愁翠,相依未老。

形式:

真珠帘

是谁琢就珍珠蕊。露苞含、多少温存深意。

恰到半开时,又素馨如醉。

见说琳宫新采得,便暗取、荷囊深系。偷寄。

恁背人低数,相思何事。

偏称小扇轻纨,配绰约簪花,琼瑶匀缀。

卅喜算团圞,看细排心字。

比似丁香犹款密,好结取、从头盟誓。休弃。

便箧缄香,见时长记。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双双燕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

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延伫,蘅皋日暮。

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

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