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医

太极分阴阳,物物具两仪。

乾坤互南北,坎离迭东西。

四时有见伏,昼夜有荡推。

夫人迁于物,由之而不知。

六淫一为沴,大命医所司。

或当暑而裘,或御冬而絺。

或学制而伤,或助苗而萎。

其间号为儒,亦以身尝医。

江西有曾君,解后荆江湄。

暇日与之语,切磋及幽微。

榜人趣行迈,欲别不忍离。

乃书所素讲,为诗以赠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赠曾医》,主要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医学道理的描绘,表达了对曾医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专业知识的敬佩。诗中通过太极、阴阳、四季、昼夜等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变化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理解。

"太极分阴阳,物物具两仪"开篇点明了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平衡观念,万物皆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接着,诗人描述了四季更替和昼夜交替,暗示人体健康受自然规律影响。"夫人迁于物,由之而不知",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顺应自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健康。

"六淫一为沴,大命医所司",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沴则指疾病,这里强调了医生的重要职责是防治疾病。诗人举例说明,人们有时穿着不当导致疾病,或者过度干预反而损害健康,这正是曾医所擅长纠正的问题。

最后,诗人通过与曾医的交往,对其医术和人品深感敬佩,"暇日与之语,切磋及幽微",表达了对曾医的友情和尊重。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写下这首诗,"榜人趣行迈,欲别不忍离",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哲理性的语言,既赞美了中医的智慧,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健康的关系,以及对医者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赠僧南游

吾少不学佛,吾道闻之尝。

虚灵一寸心,无贤愚圣狂。

人惟不自信,渺渺歧上羊。

师今紧寻觅,看是真有亡。

如行人贪程,如久客念乡。

一朝眼发明,家山俨成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壁间韵题怀安道上三州王氏亭(其二)

老农不留地力,万物取具天公。

曲曲拗坳夏陇,枝枝叶叶春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次壁间韵题怀安道上三州王氏亭(其一)

满壁故人何在,倚阑心事谁同。

蚤径游丝罥日,乱山瘦马行空。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八声甘州.王总卿□□生日

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

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

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

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

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

中兴规画,父老至今传。

六十年、山河未改,只芳菲、不断紧相联。

相将又,参陪宰席,还似当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