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沿崖渡水六七里,划见幽岩画屏倚。
却蹑长虹信步行,下瞰浅清皆脚底。
漫郎泉石之董狐,妙语品题良不诬。
千岩万壑果何似,吾家九疑真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自然美景。开篇“沿崖渡水六七里,划见幽岩画屏倚”两句,用“沿崖渡水”形象地表达了行走于险峻的山崖之上,穿越溪流的艰难过程。而“划见幽岩画屏倚”则描绘出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其中“幽岩”指深邃的岩石,“画屏倚”形象地表达了山峰如同屏风一般排列,给人以自然美景的享受。
接着,“却蹑长虹信步行,下瞰浅清皆脚底”两句,则通过“却蹑长虹”的奇特想象,诗人仿佛踏着彩虹般的道路前行,而“下瞰浅清皆脚底”则表明诗人站在高处俯视,可以看到脚下的溪流清澈见底,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隐含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再下来,“漫郎泉石之董狐,妙语品题良不诬”两句中,“漫郎”意味着悠闲自得,而“泉石之董狐”则指代古人董狐善于鉴赏泉水与石头之美。这里的“妙语”是对诗人自己所作评价,认为自己的品评合乎情理,不为过誉。
最后,“千岩万壑果何似,吾家九疑真不如”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居住之地——九疑山的美丽景色,在他心中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不详
阳华近七里,不到馀十年。
乃知声名锁,能障山水缘。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瘦藤穿荦确,一叶弄潺湲。
岩扃隐翠竹,梵宇净青莲。
一笑蹑飞虹,毛骨清欲仙。
婆娑宝璎珞,放浪玉壶天。
曲肱卧盘石,涤耳听流泉。
片云飞雨来,更觉秋凛然。
酒尽与归去,千林昏暝烟。
雨馀山色媚晴晖,无事孤云自在飞。
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商山四老人,避世还出世。
桃源独终隐,坐看日月逝。
娇如花,美如玉,越溪女儿十五六。
光风入帘睡初足,起画修眉远山绿。
飞香走红三月心,一声白纻千黄金。
高堂客散灯火深,醉鬓斜钗夜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