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冬夜》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描绘了冬夜中长江水的悠悠流淌,以及夜色中自然景象的静谧与寂寥。
首句“请看长江水,悠悠不待君”,以长江水的悠长流淌起笔,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不因人的存在而改变。接下来,“薄寒生永夜,朗月破浮云”两句,通过“薄寒”和“永夜”描绘出冬夜的寒冷与漫长,而“朗月破浮云”则展现了月光穿透云层的明亮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
“野草空教舞,山羊自结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夜中的自然景象。野草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跳舞,而山羊则自成一群,在夜色中觅食或休息,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存的状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斜风灯影外,天籁不堪闻”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斜风”和“灯影”描绘出室内环境的温馨与宁静,而“天籁不堪闻”则表达了对室外自然声音的忽视,强调了室内环境的安宁与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外、动静、冷暖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氛围,让人感受到冬夜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