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所作的《送何子还岭南》。诗中通过描绘雨后长安的景象,表达对友人何子即将南归岭南的离别之情。"一雨驱残暑"写出了雨后的清凉,暗示了季节转换,"长安花渐稀"则寓言了友人离去后,诗人身边少了那份热闹与繁华。接下来的"诸怜双玉羽,不共凤城飞",以鸟儿比喻何子,表达了对他的眷恋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离去如同孤鸟离巢。
"客邸嗟燃桂"借典故表达客居他乡的艰辛,"燃桂"象征时光匆匆,暗示何子在外漂泊不易;"乡心畏捣衣"则通过思妇捣衣的动作,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最后,诗人以阮籍兄弟的典故收尾,"阮家兄弟好,迟醉竹林扉",表达了对何子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祝愿,希望他在岭南也能找到如竹林七贤般的快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寄寓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