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出游(其二)

素瑟清尊迥不愁,柁楼云物似妆楼。

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

烛下乌龙看拂枕,风前鹦鹉唤梳头。

可怜明月将三五,度曲吹箫向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素瑟清酒,我独自无愁,柁楼的云雾如同妆楼般美丽。
丈夫本期待安稳划桨,我这个卑微的妻子也不怕学习驾船。
在烛光下,乌龙鸟轻拂枕头,鹦鹉在风前唤我起床梳头。
可惜明亮的月亮已近十五,我们在月下弹曲吹箫,流入碧绿的江流。

注释

素瑟:素色的瑟琴。
清尊:清冷的酒杯。
愁:忧愁。
柁楼:船上的楼阁。
妆楼:女子的闺楼。
期:期待。
安桨:平稳划桨。
贱妾:对自己谦称,地位低下的妻子。
泛舟:驾船。
乌龙:一种鸟名,这里指宠物。
拂枕:轻拂枕头。
唤梳头:呼唤主人梳头。
可怜:可爱或可惜。
三五:十五,指满月。
度曲:演奏乐曲。
碧流:清澈的流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素瑟清尊迥不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态度,而"柁楼云物似妆楼"则是对远方山峦云雾所构成的自然美景的描写,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接着,"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中,诗人通过"夫君"和"贱妾"这两个角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涯的向往。这里的"安桨"暗指一种平静无忧的生活状态,而"宁辞学泛舟"则是说宁愿放弃物质享受,也要去追求心灵的航行。

在"烛下乌龙看拂枕,风前鹦鹉唤梳头"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一幕:蜡烛下的乌龙(可能是家具或装饰)和窗外的风吹过鹦鹉(一种鸟类)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氛围。

最后,"可怜明月将三五,度曲吹箫向碧流"中,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里的"明月"、"碧流"都是中秋夜晚常见的美丽景象,而"度曲吹箫"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心灵寄托的行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睡蝶

曲径疏篱来往游,沉沉罢舞枕枝头。

香偷韩椽身犹困,魂绕庄周梦更幽。

似饮花浆千日醉,却闲苔影一帘愁。

东风无赖频吹醒,又趁狂蜂恼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中游断桥

野桥舟阁总通烟,香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因谁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应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野菊

寒郊露蕊疏仍小,瘦地霜枝细且长。

境僻人稀谁与采,马蹄赢得践馀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野菊

一簇疏篱有野花,不应青女妒容华。

繁英自剪无人插,只有黄蜂趁两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