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送客晚归城西陂揽景成咏

暮山远。见倒空翠湿,云开萍面。

荡荒湾、雨气衰荷,秋在水灯红飐。

愁杀渡江人,醉里解携,梦随波转。离声断。

又暗催、湘弦鸿阵零乱。

独绕横桥归路,澹一水、漂花旧苑。

片帆风影,尚映带、凭高阑槛。

销魂又、寒林堕月,寂寞小城西畔。空帘捲。

乱虫天、如闻哀叹。

形式: 词牌: 阳台路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水画卷。"暮山远"三字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离别的情绪已经笼罩。"见倒空翠湿,云开萍面"写出了远处山峦倒映在积水中的景象,湿润而清新,如同云开见青萍,富有诗意。

"荡荒湾、雨气衰荷,秋在水灯红飐"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水湾,雨后的荷花显得衰败,而水灯摇曳,映照出秋意。"愁杀渡江人"直接表达了送别的愁绪,醉酒也无法排遣,只能在梦境中随波逐流。

"离声断。又暗催、湘弦鸿阵零乱"以湘妃竹的琴声和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之音的零落,增添了凄凉气氛。"独绕横桥归路"描绘了客人的孤独身影,"片帆风影"则暗示了渐行渐远的旅程。

"寒林堕月,寂寞小城西畔"将月光洒在寂静的林间和小城,更显孤独与寂寥。最后,"空帘捲。乱虫天、如闻哀叹"以虫鸣声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仿佛听到了天地间的哀叹。

整体来看,郑文焯的《阳台路·送客晚归城西陂揽景成咏》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送别的愁绪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深情而又哀婉的离别之情。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江皋野宴重别龙马里叟

度高城、夕吹抵阳关,一声九迥肠。

正霜堤衰柳,烟汀堕蕙,梦落苍茫。

到此登临送远,揽景惜离觞。

满眼沧波泪,流尽三湘。

同是江湖蓬转,奈庾愁染鬓,空点吴霜。

羡秋篷归钓,犹及著芙裳。

想芳洲、蘋花自采,但寄情、鸥鹭莫相忘。

空凝伫,楚天孤雁,寂历南翔。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兰陵王

垄楸直,西向鱼山更碧。

残阳外衰草乱鸦,犹作苍茫阵云色。归魂念报国。

空识青蝇吊客。

英雄泪,长使满襟,花落荒丘委三尺。丰碑感陈迹。

剩藓墨留铭,樵采分席。城南空见乌争食。

嗟百战身世,一抷榛莽,邯郸今古梦里驿。

眺风雨原北。哀恻。古怀积。

但乐府声流,旋凯歌寂,啼鸰夜月悲何极。

更玉树同壤,紫庭孤笛。千秋华表,有坠露、带恨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瑞鹤仙

桂丛香到枕。渐透帘蛩语,凉烟催暝。林容早霜近。

悄江天过雁,庭阶红冷。

重门夜迥,锁秋声、诗愁万顷。

更冥冥、满地歌尘,拍遍画阑谁应。还听。

颓檐飞雨,乱叶昏灯,替人幽哽。羁魂未醒。

奈犹是,去年病。

叹人閒有限,凄凉风物,偏与多情管领。

莫吟残、镜里花枝,梦来照影。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拜星月慢.秋夜闻笛和清真

润逼烟纱,凉添山枕,待月帘阴竹暗。

笛语飘来,隔灯痕邻院。

怅流景,渐觉、银床玉簟疏冷,露叶霜花明烂。

照水秋魂,绕空廊谁见。镜屏中、尚识吴娘面。

无人唱、暮雨清尊畔。莫问翠冶红骄,总行云催散。

燕重来、寂寞西风馆。年华泪、锦瑟闻长叹。

但梦地、百转飙轮,触回肠欲断。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