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

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忽然间风驾驭着轻盈地前行,通往云台的道路遥遥几千。
蜀地的山峰峻峭仿佛切断了天际,巴江的水流曲折如同字形连绵。
人们生活在如壶中仙境般的地方,龙在洞天福地般的景象中遨游。
待你归来的那天我将赠予话语,那时再描绘那些远方的山川。

注释

风驭:指风作为坐骑,形容行进轻快。
泠然:形容轻快、悠然的样子。
云台:高耸入云的台阁,此指仙居或高远之地。
蜀门:指四川的门户,代指蜀地的山川。
峰势断:山峰险峻,仿佛截断了天际。
巴字:形容水流弯曲,形似古文字“巴”。
水形连:水流连续不断,形态相连。
壶中地:比喻仙境或与世隔绝的地方,源自‘壶中天’的典故。
龙游:形容景致神奇,有如龙所游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对山川、云台、蜀门峰势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天人交融的意境。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这里“风驭”给人一种自然力与人类意志和谐相处的感觉,而“云台路几千”则是对蜀道艰难的隐喻,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田道士使蜀之行的期许。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地理特征和险峻。蜀门峰势如剪刀一般切割着天地,而巴字水则宛转曲折,如同一条生命之线在山间流淌。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则是对田道士即将进入的仙境的描绘。这里的人与龙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显示出诗人对于田道士能通晓天机、驾驭龙脉的期待和信任。

最后两句“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则表达了诗人对田道士使蜀之行的美好祝愿,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这份情谊永恒地定格在那片山川之间。这不仅是对田道士个人的送别,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承与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

颍郡水东流,荀陈兄弟游。

偏伤兹日远,独向聚星州。

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

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侍御

行李恋庭闱,乘轺振綵衣。

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

旋闻郡计入,更有使臣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武进郑明府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氓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