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州宋司马赴任

颍郡水东流,荀陈兄弟游。

偏伤兹日远,独向聚星州。

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

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颍河之水向东流去,荀陈两兄弟一同游历。
尤其令人感伤的是离别的日子已远,我独自在群星汇聚的州府停留。
河流滋润得益于美德的光辉,人民安康并非外在所能强求。
当你传来励精图治的佳音,将远远地慰藉我心中的忧愁。

注释

颍郡:颍河周边的地区,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水东流:河水向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
荀陈:指两位姓荀和姓陈的朋友或兄弟。
兄弟游:如同兄弟一般共同游历。
偏伤:特别感到悲伤。
兹日远:这一天(离别之日)已经很遥远了。
独向:独自前往。
聚星州:比喻群英荟萃的地方,可能指某地名或象征聚集贤能之处。
河润:河水滋润大地,比喻恩泽广布。
明德:光明的德行,高尚的品德。
人康:人们安康,社会和谐。
非外求:不是从外界强加而来,而是内在修养的结果。
当闻:如果听到,期待得知。
力为政:努力施政,指朋友在远方积极治理政务。
遥慰:远远地安慰。
我心愁:我内心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别情与对清政的向往。颍水东流,荀陈兄弟游猎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美景与人间交游的和谐画面。但“偏伤兹日远”,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独向聚星州”则透露了诗人孤独向往的心境,聚星州不仅是地理上的目的地,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憧憬。

“河润在明德”,河水因明君之德而显得更加清澈,反映出对理想化政权的赞美。“人康非外求”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内心自足的人生态度。最后,“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则是诗人对于远方传来的清明政治的喜悦,以及这种信息带给他内心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记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亲友别离的哀伤,也有对美好政事的向往。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情感真挚而富含哲理,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政治理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送李侍御

行李恋庭闱,乘轺振綵衣。

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

旋闻郡计入,更有使臣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武进郑明府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氓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帝忧河朔郡,南发海陵仓。

坐叹青春别,逶迤碧水长。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为问东山桂,无人何自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