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答张仲髦》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韩愈、杜甫诗作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谦逊的态度。首句“韩杜遗编在”表明他对两位唐代诗坛巨匠作品的敬仰,暗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接着,“今谁可主盟”表达了对当今文坛领袖的探寻,暗示自己并不自诩为盟主,而是尊重前贤。
“故人相敬爱”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相互尊重,推崇对方的才华。“健笔过题评”则称赞友人的文笔犀利,评价精准,暗示自己也期望能有这样的评价。然而,“风铎不成曲,候虫常自鸣”以自然景象比喻,意指自己的诗歌可能不够完美,但仍保持着自我风格,如同风中的铜铃无法奏出完整的乐曲,但虫鸣自有其韵律。
最后两句“吾诗正如此,未敢受虚名”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谦虚态度,他承认自己的诗歌尚在探索阶段,不敢妄图承受空洞的赞誉。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诚挚态度和谦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