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奉和裴令公夜宴》。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尘世无常的感慨。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和景象,"天下苍生"指的是广大的人群,而"望不休"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东山"在这里可能是仙境或理想之地的代称,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偶尔的短暂游历。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界图景。"海上仙桃树"是传说中的仙果长生之地,而"肯逐人间风露秋"则表达了一种对凡尘生活无常的超然态度,仙桃不受人间春夏秋冬变化的影响,象征着一种永恒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脱以及追求永恒之美的愿望。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
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
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
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