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二龙争珠盖两长岭夹一圜峰故名自此出官路入山路云

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

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

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

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

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

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

忽逢两苍虬,争此一照乘。

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

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

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

崎岖从此始,辛苦何时竟。

形式: 古风

翻译

田间小路笔直又弯曲,抬轿时斜坡又变平直。
连续三天晴朗,道路依然湿滑难行。
河岸缺口处危险难行,车驾方寸间难以安心。
还未跌倒已先心惊,稍有平坦就深感庆幸。
坐着的人看似安稳,却不及行走的人深知辛苦。
昨日宽阔大道,如今想来不再可求。
忽然遇见两条苍龙,争夺同一束光。
很想询问老人,这两条龙哪个更胜一筹。
水声嘈杂如人声,无法分辨真实言语。
微风吹过稻田,一片翠绿尚未稳定。
艰难困苦从此开始,何时才能结束这辛劳。

注释

田路:乡间小路。
萦:曲折。
肩舆:抬轿。
斜还正:斜坡转为平直。
晴三日:连续晴天。
滑一径:道路湿滑。
缺岸:河岸缺口。
危践:危险的道路。
方轸:车驾。
稳兴:安心。
坐者安:坐着的人看似安稳。
行者病:行走的人深知辛苦。
九轨涂:宽阔大道。
不可更:不再回头。
两苍虬:两条龙。
照乘:一束光。
故老:老人。
孤胜:优胜者。
水声乱人语:水声嘈杂。
真听:真实言语。
轻风泛秧畴:微风拂过稻田。
众绿:一片绿色。
崎岖:艰难。
辛苦何时竟:何时结束辛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和行旅体验。开篇"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通过对田野小道与肩负担具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崎岖的小径上的情景。"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则透露出尽管天气晴朗,但地面仍然湿滑不稳,显示出山路的险峻与泥泞。

"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进一步描绘了行走中的艰难和危险,而"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则流露出诗人对安全地带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喜悦。"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这一句,则是诗人对比静坐与行走之苦乐的感慨。

接下来的"昨来九轨涂, 可思不可更"可能是在叙述前一天的经历,或许是对某种难以忘怀的往事的回忆。而"忽逢两苍虬,争此一照乘"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两条龙在争夺着什么,这里的“苍虬”可能指的是山中溪流的波涛,而“一照乘”则是指争夺的一处可以停留之地。

"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诗人想要向长者询问关于这场争斗的结果,却因为"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而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最后的"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是对周遭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崎岖从此始,辛苦何时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崎岖山路的艰辛以及对旅途终点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峻景观时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对于生命旅途中挑战与困境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

下轿逢新店,排门得小轩。

中间一棐几,相对两蒲团。

椽竹青留节,檐茅白带根。

明窗有遗恨,接处纸痕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水螳螂歌

清晨洗面开篷门,巨螳螂在水上奔。

前怒两臂秋竹竿,后拖一腹春渔船。

偶然拾得破蛛网,挈取四角沉重渊。

柳上螳螂工捕蝉,水上螳螂工捕鳣。

捕蝉顿顿得蝉食,捕鳣何曾得鱼吃。

形式: 古风

己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归豫章

伯和来自西山西,西山爽气在睫眉。

胸中八索贮奇古,笔下九河走风雨。

君不见李家人物它家无,老蚌一产俱明珠。

郎罢致身已碧落,众雏争先见头角。

伯珍魁名北斗傍,仲简插脚鸳鹭行。

如何伯也袖两手,却去外台作宾友。

荆溪病守鬓星星,一见乡人双眼明。

白云飞处忽心动,不堪折柳还相送。

我自为客仍送君,梅边雪里正新春。

还家灯火更青简,给札兰台未渠晚。

形式: 古风

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

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

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

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