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端礼步芳桥

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

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

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

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步芳桥上的景象。首句“桥上画栏低压水”,以“低压”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桥栏与水面的关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压抑的氛围。接着,“青龙影落芙蕖底”一句,通过“青龙影”的投射,将画面的动态感与静态美巧妙结合,同时引入了荷花这一典型的江南元素,增添了诗的意境。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活动,一位行人正准备穿过荷花池,其行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留下红云般的倒影,既表现了人物的轻盈姿态,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通过“翠微”一词,诗人巧妙地将远处的山色融入画面,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深远。

接下来,“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两句则将视线拉回历史,通过“洛浦”这一典故,暗示了古代女子的优雅与神秘,同时以“罗袜凌波”描绘女子轻盈的步伐,仿佛在水面上留下淡淡的尘埃,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

“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这两句通过“东昏”这一历史人物,引入了更为具体的场景——绣花的地毯和金色的莲花鞋,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奢华与雅致的生活方式。

最后,“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诗人感慨于时光流逝,昔日的美好已成过往,唯有荷花在水中轻轻摇曳,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最后一句“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则以现代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弃官累年刘元弼作诗见勉次韵奉谢

我生寡结交,论议谁与质。

愤气不可蟠,龙蛇走郁律。

少年学奇字,费力弄纸笔。

不读五千卷,亦慕入此室。

腰间插櫑具,谈兵尤纵逸。

时方用巨人,顾我何品秩。

往年承平久,出师无纪律。

群盗尚纵横,岂但开边失。

皇威振海岱,戈甲耀霜日。

自可扫欃枪,掩耳惊雷疾。

故人起闾巷,宿昔登近密。

声焰动四方,风云生咤叱。

犬羊犹烂漫,氛气何时毕。

感公赠以言,欲往非俦匹。

此事恐不免,高卧安敢必。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送骆仲武

渊明不喜折腰趋,宁作腰笏何易于。

劝农使者鄙丈夫,少年新进安识渠。

下马怒颊虬奋须,指挥星火飞文符。

詈辞愧语每不无,诸公止欲求荐书。

椎斲肌骨寻膏腴,公为一笑怜其愚。

熙朝成法字已孚,坚如金石莫可无。

鞭且勿施安用蒲,三年竟亦无逃逋。

吏民遮道相欢呼,生立丛祠傍佛区。

想当逸气吞江湖,与人恢疏无怨吁。

临邛小子傲乡闾,方乘朱轮呵道衢。

公归西山结茅庐,丹崖绝壁巉空虚。

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形式: 古风

送周觉民兼简湘西故人

苍山冻云垂欲雪,风吹客衣冷如铁。

忽乘狂醉夜敲门,不畏苦寒来访别。

时朝骑马雪中归,何处皱眉吟雪诗。

若见湘西旧同舍,为余倾廪说相思。

形式: 古风

段居士粟庵

若人胸臆著万卷,始信此庵藏大千。

维摩室中坐狮子,莲花须上集人天。

十方国士从坐起,聚此一粒空中圆。

尔时宝刹现毫端,跳出云门向上关。

痴儿正抱古公案,对面不纳须弥山。

便向粟中寻世界,含元殿里觅长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