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八)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

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

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

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铜鞮宫深陷沉迷,遥望它绵延数里。
宾客无论多少,进出都穿着华丽的珍珠鞋。
朴实的儒者为何在这里,辛劳研读着古老的史籍。
未曾料到无处安身,效仿他人养活妻儿。
寒冬已至傍晚,衣物准备不足。
偶尔翻阅道家书籍,探寻神人养生的道理。
公卿们偶尔赞赏,赏赐之物难以尽数记述。
无需询问身后事,只谈论眼前的朝夕生活。

注释

耽耽:深深沉醉的样子。
铜鞮宫:古代宫殿名。
遥望:远远地看。
珠履:穿珠子装饰的鞋子。
朴儒:质朴的儒家学者。
旧史:古代的历史文献。
无家舍:没有固定的居所。
养妻子:养活家人。
冽冽:寒冷刺骨。
准拟:预备。
道书:道教的书籍。
养生理:养生之道。
公卿:朝廷高官。
赐赉:赏赐。
身后事:死后的事。
朝夕是:眼前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生活的意境。开篇“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两句,通过对远方宏伟建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贵生活的向往。而“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清净、不受世俗污染的环境。

中间几句“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传统儒学的质疑。诗人通过自问,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的不满,以及对于单调重复的家庭责任的无奈。

最后,“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在严寒的冬日里,对于未来没有具体规划,只是偶尔地写下一些关于道家养生的文字,追寻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宁静。

结尾“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功名利禄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再追求那些短暂而又易逝的荣耀和物质上的积累,而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享受每一个早晨和傍晚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高洁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脱和解放。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九)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

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

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

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十)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

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

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慄。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

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

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同张侍御宴北楼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

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

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沈沈江汉流。

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

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水灵慷慨行泣珠,游女飘飖思解佩。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轩后青丘埋䝟貐,周王白羽扫欃枪。

期君武节朝龙阙,余亦翱翔归玉京。

形式: 古风

同房宪部应旋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閒,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