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禄

嗟余命偏奇,一生堕枯槁。

虽无青菁饭,颜色亦自好。

富贵点污人,修洁终可保。

居处既悠悠,衣食亦草草。

静观天宝间,脂泽逞淫姣。

冰山赫日来,随例须崩倒。

所得无纤毫,所丧不到老。

施施若无事,忧心惄如捣。

形式: 古风

翻译

感叹我的命运如此奇特,一生沉沦在贫瘠之中。
虽然没有丰盛的食物,但面色依旧保持良好。
富贵会玷污人的品性,唯有清白才能长久保存。
居住环境简陋,衣食粗茶淡饭。
静静回顾天宝年间,那时奢华的生活如脂如膏。
如同冰山在烈日下,按理说终将崩溃瓦解。
我失去的微不足道,但所承受的痛苦却能伴随我到老。
表面上看似平静,内心却焦虑不安,如同被捣碎一般。

注释

嗟余:感叹我的。
命偏奇:命运奇特。
一生:一生中。
堕枯槁:沉沦在贫瘠。
青菁饭:丰盛食物。
颜色亦自好:面色依旧好。
富贵点污人:富贵会玷污人。
修洁:清白。
居处:居住环境。
悠悠:简陋。
衣食亦草草:粗茶淡饭。
天宝间:天宝年间。
脂泽:奢华生活。
冰山:比喻富贵。
赫日:烈日。
崩倒:崩溃。
所得无纤毫:失去的微不足道。
所丧不到老:承受的痛苦伴随到老。
施施:表面上。
若无事:平静。
忧心惄如捣:内心焦虑。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九成所作,名为《罢禄》。通过对诗中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自我安慰与超然物外的情怀。

“嗟余命偏奇,一生堕枯槁。”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感慨,觉得自己的命运有些不寻常,生活多有坎坷。但接下来,“虽无青菁饭,颜色亦自好。”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这里的“青菁饭”象征着简陋的饮食,而“颜色自好”则是对内在美好的一种肯定。

紧接着,“富贵点污人,修洁终可保。”诗人提出了对于财富与清贫的看法,认为过度的富贵可能会玷污人的心灵,但保持纯净和清洁才是长久之计。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人性本质的洞察,也体现了他个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

“居处既悠悠,衣食亦草草。”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平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尽管生活简单,但诗人的内心是充满了超脱尘俗的豁达。

“静观天宝间,脂泽逞淫姣。”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诗人在静默中观察着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警示自己不要被世间的诱惑所迷惑。这里的“脂泽”、“淫姣”都是对过度奢侈和诱惑的隐喻。

“冰山赫日来,随例须崩倒。”这一句用了“冰山”与“崩倒”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对于社会腐败现象的批判。诗人认为那些如同冰山般坚不可摧的外表之下,其实内里已经腐朽,不久将会土崩瓦解。

最后,“所得无纤毫,所丧不到老。”这两句则是对一生所追求和失去的总结。诗人认为自己一生中所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积累;而所失去的也不是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而是一种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越。

“施施若无事,忧心惄如捣。”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烦恼时,却能够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这里的“施施”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忧心”则是内心深处对于尘世所生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又如同捣衣般,反复琢磨,但却无法彻底摆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越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书(其一)

伊余生三吴,窜逐落荒外。

大目试环顾,四海等一芥。

谁能于其间,清浊分泾渭。

含菽亦饱满,食檗有馀味。

不羡嵇叔夜,左右持酒蟹。

大哉黄卷中,日与圣贤对。

形式: 古风

读书(其二)

横浦非吾土,久寓亦何聊。

不学元相国,百斛贮胡椒。

饥寒何以遣,唯以文字消。

方其得意处,捽茹亦逍遥。

顿忘物我情,天地本宽饶。

告尔二三子,我歌汝其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读东坡叠嶂图有感因次其韵

虬须英武喧天渊,当时功臣画凌烟。

汉家骁骑才三万,北攻稽落书燕然。

勋名鼎鼎磨星斗,百年衰落归黄泉。

人间万事都如梦,不如挂冠神武寻山川。

我昔曾登会稽顶,逍遥疑在羲皇前。

下观涛江卷飞雪,旁看秦望森摩天。

祖龙定是同鲍臭,鸱夷却得携妖妍。

悠然会意不复出,倚锄便欲耕春田。

君不见渊明归去传图画,伯时妙手垂千年。

我藏东绢今拂拭,正欲写此春江浩渺山连娟。

更要元龙湖海士,百尺楼中相对眠。

玉京蓬岛置勿问,人间今是地行仙。

岷江寥寥三峡远,此心欲往知何缘。

烦君断取来方丈,径入东坡叠嶂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午窗坐睡

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竹几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