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佛日山前水,行人甘露杯。
须知源派远,直自四明来。
这首诗以“佛日山前水,行人甘露杯”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生活情境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佛日山前的流水,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而行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茶,如同品尝到了甘露,既滋润了口舌,也洗涤了心灵。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着,“须知源派远,直自四明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水流的源头,它来自遥远的四明山,穿越千山万水,最终汇聚于此。这里不仅描绘了水流的旅程,也暗喻了人生的历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有归宿,总有源头。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诗人笔下,自然与人、过去与现在、远方与归宿,交织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不详
我爱参寥一味闲,岩房占得画屏间。
斫开东庑数枝竹,放入西湖千里山。
石底酌泉清彻骨,门前逢客强为颜。
白云幽鸟应相信,出本无心倦即还。
空书来震旦,康乐造渊微。
贝叶深山译,曼花半夜飞。
香清虽透笔,蕊散不沾衣。
旧社白莲老,远公应望归。
君勿爱清凉,清凉如火如沸汤。
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
勿爱亦可恶,未是逍遥处。
君不见海会山前一条路,一车来,一车去,今古转辕何日住。
落花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
释迦八万四千塔,一在江南古道场。
无碍展开青髻发,最初分得白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