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这是一首描绘寒冷春景的诗句,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开篇“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两句,表达了一种连续不断的阴冷天气,没有一天不是阴沉的,这里的“元日”指的是农历新年,“人日”则是指的人之日,即春分后第六个庚日。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瑟、寒冷的氛围。
接着,“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寒意。这里的“莺”指的是燕子,即燕鸥,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燕子的到来不易,因为天气依然寒冷。而“春寒花较迟”则是说春天的花朵因为寒冷而开得更晚一些。
中间两句,“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白色的云朵像是随着流水飘落,而那紫色的山峦在风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哀愁。
最后,“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两句,通过头发稀疏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减。这里的“蓬鬓”指的是头发,而“稀疏”则形容其不再浓密,“无劳比素丝”则是说即使不需要刻意去比较,头发的稀疏也如同岁月留下的痕迹一样自然而明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阴冷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消减的深刻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入观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悽恻近长沙。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捲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
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