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宿叶堕所居

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

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

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池塘里的荷叶形状圆满,长久地报时从不懈怠。
广袤的田野上热气蒸腾,空荡的庭院中雨水带来初秋的凉意。
苍蝇蚊子还在逞威,竹席上怎能安然入睡。
在这浮华的世界中,谁知道谁是谁,让我们一起唱劳动之歌寻求片刻欢乐。

注释

荷叶:lotus leaves。
圆:round。
报时:keep track of time。
殚:exhausted。
旷野:vast wilderness。
云蒸:steaming clouds。
热:hot。
空庭:empty courtyard。
雨始寒:rain brings coolness。
蝇蚊:flies and mosquitoes。
犹得志:still thriving。
簟席:mat or screen。
若为安:how to find comfort。
浮世:transient world。
知谁是:who knows who。
劳歌:labor song。
共一欢:share joy together。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景象,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写出了荷叶在夏末秋初之际正值成熟,而长历(一种计时工具)则在不断地报告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勾勒出季节交替和时间无情流失的情景。

"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进一步渲染了早秋的气氛。旷野(广阔的原野)上空中的云带着一丝夏日的炙热,而空寂的庭院中却已经开始有了秋天的凉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季节转换时那种微妙而又强烈的自然感觉。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则是从小虫的角度出发,蝇蚊仍旧在享受着夏日的余温,而诗人自己则是在简陋的床席上寻求片刻的安宁。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简单乐趣的珍惜。

最后,"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中,“浮世”指的是人世间短暂无常的事物,诗人在这里发出疑问: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又怎能分辨出真实与虚幻?“劳歌共一欢”表达了诗人尽管生活艰辛,但依然希望通过歌唱来寻找共同的快乐和慰藉。这两句充满了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世界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描绘了早秋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早登新安县楼

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

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土泥。

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

若以鸣为德,鸾皇不及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曲江春感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彫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边有寄

江边旧业半彫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江亭别裴饶

行杯且待怨歌终,多病怜君事事同。

衰鬓别来光景里,故乡归去乱罹中。

乾坤垫裂三分在,井邑摧残一半空。

日晚长亭问西使,不堪车马尚萍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