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蓘的《代美人春怨》描绘了一位女子从青春美貌到被岁月和世事变迁所磨砺的心境变化。诗中以"行行下长浦,玉手把荷叶"起笔,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在水边行走,手中握着荷叶的场景,暗示了她的清雅与孤独。
"昔日妾似花,今朝花笑妾",通过对比昔日的自己如花般娇艳与今日花儿似乎也在嘲笑自己的衰老,表达了女子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妾年十四盛铅华,不数城南大道家"回忆了她十四岁时的繁华,暗示了曾经的富贵生活。
"蜀锦吴绫耀朝日,兰闺一步犹嫌赊"进一步描绘了她昔日生活的奢华,但即使是这样,她仍觉得步履沉重,暗示了内心的空虚。随后,诗中揭示了女子对婚姻的失望,"人言嫁向儿家好,不悟儿家重金宝",表达了她对丈夫只看重金钱而非情感的失望。
"当时学得十三腔,只今遗落如风扫",借音乐技艺的丧失,寓言了青春才华的流逝。"易州青铜碧窗内,照去照来自不爱",写出了女子对镜自照,已无心打扮,反映出内心的冷漠。
最后,"琼佩鞶囊若有知,羞向侬家腰下带"和"曲槛蔷薇袅袅新,池亭明日委芳尘"以物喻人,蔷薇虽美,但终将凋零,女子的命运也如同这蔷薇一般,即将被遗忘。"东邻少妇常悲泣,不怨儿家轻薄人"则以邻居的悲剧,控诉了社会对女子命运的冷漠和轻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消逝和现实残酷的深深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