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文僧卷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

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

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虽然没有古代圣贤亲耳聆听,但在不同的时代也能听到明了的教诲。
奇异的石头难以归于古风,奇特的花朵也不敢过分炫耀。
歌声虽高雅却不似郢都白雪般清亮,心境宁静却因朴素的生活而受限。
这样的诗篇不能轻易重复吟诵,因为每一次都会引发对云山美景更多的向往。

注释

虽:即使。
无:没有。
先圣:古代圣贤。
耳:耳朵。
异代:不同的时代。
得:能够。
闻:听到。
昭:明白、显著。
怪石:奇异的石头。
难为:难以符合。
古:古风。
奇花:奇特的花朵。
妖:过分炫耀。
调高:歌声高雅。
郢雪:郢都白雪,比喻高雅的歌声。
思静:心境宁静。
碍:限制。
箕瓢:指简朴的生活。
重吟:重复吟诵。
过:过多。
云山:云山。
兴转饶:引发更多的兴趣和向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览文僧卷》。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阅读古籍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怀。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亲自听到前人的教诲,但通过阅读文献仍能领略其智慧光芒。这里的“先圣”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而“异代得闻昭”则说明了即便是后世之人,也能够通过书籍了解到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审慎态度。诗人面对那些奇特的自然景观时,不是简单地随意赞叹,而是在思考它们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古老和奇异。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这一句中,“调高”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非郢雪"则是指音乐之美,不同于传说中的郢城之乐。这里诗人通过音乐与静寂的情境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思静碍箕瓢”则是在形容这种心境下,即便是微小的声音也会显得格外突兀。

"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诗人认为好的作品不需要多次朗读就能领略其中意境,因此“未可重吟过”,而是通过一次阅读便能感受到其美好,这种美好如同云山一般,令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李咸用在文学鉴赏和审美情怀上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自然之美与文化遗产的尊重态度。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

一轴烟花满口香,诸侯相见肯相忘。

未闻圭璧为人弃,莫倦江山去路长。

盈耳暮蝉催别骑,数杯浮蚁咽离肠。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从兄入京

柳转春心梅艳香,相看江上恨何长。

多情流水引归思,无赖严风促别觞。

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

云帆高挂一挥手,目送烟霄雁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从兄坤载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

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

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

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边将

天骄频犯塞,铁骑又征西。

臣节轻乡土,雄心生鼓鼙。

地寒花不艳,沙远日难低。

渐喜秋弓健,雕翻白草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