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坑

高僧飞锡地,锦石名桃花。

吾非勾漏令,乃此逢丹砂。

云中吠仙大,洞底流胡麻。

定有逃秦者,人烟隔暮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桃花坑,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高僧飞锡地”,点明了此处曾是高僧行脚之处,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与宗教色彩。接着,“锦石名桃花”一句,以“锦石”形容石头的美丽,与“桃花”相映成趣,既描绘了桃花的鲜艳,也暗示了坑内桃花盛开的景象。

“吾非勾漏令,乃此逢丹砂”两句,借用了古代道家炼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在此偶遇神奇之物(丹砂)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奇景的赞叹。

“云中吠仙犬,洞底流胡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仙犬置于云中吠叫,胡麻在洞底流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桃花坑的独特魅力。

最后,“定有逃秦者,人烟隔暮霞”两句,通过想象古代避世隐居的人们,与桃花坑的美景相映成趣,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赋予了桃花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与神秘之感,同时融入了历史与哲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54)

李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亭閒望

草亭结山阿,旷视尘冥外。

南薰舞新篁,飘飘吹我带。

六月不知暑,虚壑生清籁。

绿树涨繁阴,石磴侵晻蔼。

涧底漱泉流,岩头聚云霭。

群动亦何情,冥然与心会。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暮泛白马湖怀郑继之

返照明春湖,片帆轻烟里。

长空绝鸟飞,汀洲见芳芷。

美人望不来,春暮吴江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诗(其一)

机杼早倚壁,促织更相劝。

日暮起传烛,了此残针线。

轻风穿窗棂,不觉一声叹。

藁砧在金陵,歌舞谁庭院。

愿身为衾裯,寒至君自恋。

形式: 古风

感诗(其二)

蜻蛚鸣阶前,蟋蟀依我床。

一夕不成寐,九回劳枯肠。

孤灯壁影影,欲灭还复光。

照人岂无心,焰短怯夜凉。

披衣更起坐,发兴为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