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诗(其二)

蜻蛚鸣阶前,蟋蟀依我床。

一夕不成寐,九回劳枯肠。

孤灯壁影影,欲灭还复光。

照人岂无心,焰短怯夜凉。

披衣更起坐,发兴为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首句“蜻蛚鸣阶前,蟋蟀依我床”,以昆虫的叫声作为背景,营造出夜晚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蜻蛚(qīng tuò)和蟋蟀的鸣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接着,“一夕不成寐,九回劳枯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一夜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仿佛枯肠难解的谜题。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煎熬。

“孤灯壁影影,欲灭还复光”描绘了一幅画面:在昏黄的灯光下,墙壁上的影子时隐时现,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这不仅表现了环境的简陋,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照人岂无心,焰短怯夜凉”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虽然灯火照亮了周围,但诗人的心却因寒冷而感到畏惧。这里将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最后,“披衣更起坐,发兴为文章”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无法入睡的夜晚时,选择通过创作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这一举动既是对自我情感的释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勇气和智慧。

收录诗词(10)

舒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保定公馆昼坐

重门掩长昼,槐阴知午过。

瓦雀上阶行,青虫抱丝堕。

公暇亦凭几,好风时入座。

终羡南村翁,悠哉北窗卧。

形式: 古风

同漳源侍御游华不注峰并泛大明湖

平生慕幽旷,雅怀避烦嚣。

林园苟成趣,亦足供逍遥。

况兹出东郭,云物如相招。

群山秀袅娜,一峰特岧峣。

开筵坐琳宇,浩歌淩紫霄。

朋情藉轩豁,客思翻飘飖。

眷言泛莲沼,复尔移兰桡。

窈窕遵玄浦,逶迤渡七桥。

菰蒲水清浅,石竹风萧条。

槐阴宿鸟下,藻动潜鳞跳。

何缘对淑景,且幸联高标。

因探历城胜,并采康衢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中山早行

客梦长不成,鸡声起偏早。

既无夜寐安,宁似晨兴好。

银河澹欲沈,朱炎寂犹埽。

摇旆指秦关,驾车历周道。

古塔振风铃,高槐护芳草。

对此忘驱驰,翻以舒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别刘子谦

天运无停机,变化一何速。

四时更迭谢,寒暑互往复。

雷霆促昼阴,霜霰栖寒谷。

万卉随隙光,安能久蓄育。

伤彼蕙兰花,凋零并萧蔌。

芳莸竟同岑,赋命焉可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