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四首(其一)

垒洲廿四水西东,十八红船铁索中。

世变屡新潮汐改,驿程依旧粤闽通。

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莺花集妓篷。

莫怪桥名工附会,江山原已属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广济桥四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广济桥(位于广东潮州)的风貌和历史变迁。诗人以垒洲和红船为背景,提及铁索联结的十八艘船只,展现了桥梁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他感慨世事变化,尽管潮汐更迭,但广济桥依然联通着粤闽两地,保持着传统的驿程路线。

"五州鱼菜行官帖"一句,可能指的是过往官员携带各地特产,体现了桥梁作为商业和行政往来的象征。"两岸莺花集妓篷"则描绘了桥两岸的美景和繁华,莺歌燕舞,妓女云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景象。

最后,诗人通过桥名“韩公”暗指唐朝名臣韩愈曾有贡献于潮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暗示了广济桥与当地文化传统的深厚联系。整首诗语言流畅,借景抒怀,富有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广济桥四首(其二)

城东锁钥俨天然,雁齿虹腰递接连。

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

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

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广济桥四首(其三)

花里秦云事岂诬,中桥有庙祀清夫。

此江驱鳄关文字,终古飞虹化险途。

石鲤春浮洲浪活,铁犀夜立舫灯孤。

题诗莫误传仙笔,湘子桥头一钓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广济桥四首(其四)

汀赣循梅万派强,济川终赖此津梁。

涨痕雨急三门信,夹道风喧百果香。

江水岂能流石转,神仙原为渡人忙。

乘潮怕有潜蛟起,独立飞亭看剑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台中友人(其一)

极目风涛怆梦思,故山迢递雁书迟。

渡江文士成伧父,归国降人谤义师。

老泪纵横同甫策,雄心消耗稼轩词。

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