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台中友人(其一)

极目风涛怆梦思,故山迢递雁书迟。

渡江文士成伧父,归国降人谤义师。

老泪纵横同甫策,雄心消耗稼轩词。

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丘逢甲在异国他乡,面对风涛与思乡之情的深切感慨。"极目风涛怆梦思"描绘了诗人远望海面,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梦境般的回忆。"故山迢递雁书迟"进一步强调了距离遥远,书信难以传递,增添了思乡之苦。

"渡江文士成伧父"暗指自己流落他乡,身份转变,可能遭受异乡人的轻视,这里用了"伧父"来形容自己。"归国降人谤义师"则表达了对自己被迫降敌,回国后受到非议的无奈和委屈,以及对于那些指责者的愤慨。

"老泪纵横同甫策"借用辛弃疾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未酬,年华已逝的悲凉,"雄心消耗稼轩词"则是说自己像辛弃疾一样,虽然仍有豪情壮志,但已被岁月消磨,只能寄托于诗词之中。

最后两句"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直抒胸臆,诗人与远方的朋友在明月照耀下的海天相隔,共同感受这份深深的思忆与天涯沦落的凄凉,彼此心意相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苍凉的诗,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国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故土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答台中友人(其二)

抱石申屠剧可怜,一庵待死伴枯禅。

湛身难诉遗民苦,殉义谁彰故部贤。

碧血纵埋非汉土,赤心不死尚唐年。

扁舟但益飘零感,过海何曾便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台中友人(其三)

归来谁与话酸辛,满目茫茫劫后尘。

末俗嚣凌欺客户,长官尊重薄流民。

本无旷土容安插,难恃高文济困贫。

冷守平生心迹在,朝衫零落泣孤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其一)

龙飞皇觉领诸天,衣钵曾留逊国年。

谁料凤阳陵哭后,家风传到女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其二)

法雨香霏洗额黄,伽瑜自换故宫妆。

北风吹坠南枝月,泣对梅花礼梵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