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闻子瞻学士昨日飘然单乘独出南屏旋至北山穷幽览胜真得物外自适之趣邠尝从欧阳公诗云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然明公今日之乐正得于此因成诗一章上寄

放归绉骑独寻山,直入青萝翠蔼间。

谢客藜杖方自适,阮公蜡屐许谁攀。

何愁白发能添老,须信黄金不买闲。

应向林泉真得趣,徜徉终日未经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独自游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诗人以“放归绉骑独寻山”开篇,展现了他远离尘嚣、独自探索山林的自由与洒脱。接着,“直入青萝翠蔼间”,生动地描绘了进入山林深处的景象,青萝缠绕,翠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谢客藜杖方自适,阮公蜡屐许谁攀”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谢灵运和阮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谢灵运手持藜杖,阮籍脚穿蜡屐,都是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和向往。

“何愁白发能添老,须信黄金不买闲”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他认为,岁月的流逝并不会带来真正的衰老,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自由与闲适,这是金钱无法购买的。

最后,“应向林泉真得趣,徜徉终日未经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这种生活的无限向往。他相信,在林泉之间,真正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连忘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

周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元丰中为溧水令,官至朝请大夫、轻车都尉。苏轼多与酬唱

  • 字:开祖
  • 籍贯:杭州钱塘

相关古诗词

中秋

月华圆满正秋中,天上人间此夕同。

桂魄十分澄浪海,冰轮千里碾霜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落照西山夜色浮,弯弯寒挂碧云头。

宝奁新样横眉黛,珠箔斜悬半额钩。

丹桂一枝初浅露,金波千里未圆流。

婵娟三五才成魄,散满清光四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访慧山钱道人不遇

登山穿破乱云堆,不见高人眼倦开。

门掩水声闲白日,路无车迹长苍苔。

墙头五柳空摇曳,池上双凫自往来。

却棹扁舟自回去,过江思上子陵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羞墓诗

当年一弃会稽侯,大墓烟芜锁别愁。

惆怅不逢郎衣锦,至今粉骨尚含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