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冯圆中吏部出守

蚤岁登巍第,即潜正黑头。

一封忧国虑,五马便乡州。

笔底平生学,胸中康济谋。

胜须勤蓄积,圣主欲兼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少得志的官员冯圆中,早年即登仕途之巅,英姿勃发。他不仅才华横溢,胸中更有济世安民之谋略。在即将离京赴任之时,诗人史浩以“饯冯圆中吏部出守”为题,表达了对冯圆中的深厚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句“蚤岁登巍第”,点明冯圆中少年得志,早早地就步入了官场的高层,展现了其非凡的才能与机遇。接着,“即潜正黑头”一句,既是对冯圆中年轻时即展现出成熟稳重的一面的赞美,也暗含着对他在仕途上将有所作为的期待。

“一封忧国虑,五马便乡州”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冯圆中不仅个人才华出众,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即将前往的地方,虽是乡州之地,但其心系国家社稷的忧虑之情却如同一封封奏章般深沉。这不仅是对冯圆中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即将肩负重任的肯定。

“笔底平生学,胸中康济谋”则直接赞美了冯圆中的学问与谋略。他的学问渊博,足以应对各种政务;而他胸中的康济之谋,则是他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智慧所在。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冯圆中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最后,“胜须勤蓄积,圣主欲兼收”两句,既是对冯圆中个人努力的鼓励,也是对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期待。它暗示了冯圆中不仅需要在地方上勤勉工作,积累经验与成果,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希望像冯圆中这样的贤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与认可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圆中个人品质、才华与即将面临的重任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进明堂庆成诗

六阅淳熙祀,秋高日仲辛。

大君敷涣号,重屋荐明禋。

玉辂兴清庙,龙旂亘紫宸。

云阴连夜解,霁色一朝新。

周礼樽罍备,虞韶乐舞陈。

合宫天地并,侑席祖宗均。

峻墄登三献,脩楹秩百神。

肃祗伸睿意,肸蚃降高旻。

宣室宜膺福,慈闱亟拱宸。

簪花驰万骑,归胙见双亲。

釐事超隆古,年龄肇亿春。

蓼萧覃有截,成命播无垠。

惠馂颁群后,恩波逮老臣。

祝尧非健笔,徒学华封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经筵读正说终篇恭进谢恩感遇诗

帝祚隆三叶,仁风被九垠。

泥金封禅后,汗简典坟新。

祖训敷皇极,奎星耀紫宸。

儒家尊首志,文论歉前尘。

好生兵遂偃,崇俭俗还淳。

传宝参河洛,重光待圣神。

求讲深紬绎,退访极咨询。

治绍尧稽古,欢谐舜事亲。

披编兹有获,彻卷岂辞频。

锡予恩波浃,荣华宴俎陈。

奏诗无杰句,拜手愧名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次韵孙季和东湖二诗(其二)

水拭双鸾镜,山环六曲屏。

云端迸朝日,木杪见疏星。

梅坞春长在,柴门夜不扃。

援琴谁写景,思得与君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安之往依沈叔晦师席

吾孙年甫冠,抗志在青冥。

重趼轻千里,求师为一经。

功名适来去,器识是丁宁。

既得贤模范,归欤喜过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