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鍊玉液。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日里的西山格外明亮,美景引领我独自出行。
桃源般的曲折小径走尽,洞口两侧裂开如画。
沿着山势返回,忽然发现了一处仙人的居所。
那身霓裳的主人是谁?美酒一杯,足以让客人忘却归路。
夕阳洒在青翠山色中,我们携手继续攀登。
行走在树林间,烟雨朦胧,溪流闪烁着金碧色彩。
飞鸟掠过天窗,松树在云端壁立。
渐渐追寻那神秘的踪迹,仿佛进入了寂静深远的天地。
愿向葛仙翁学习,整年炼制仙丹玉液。

注释

胜趣:美好的情趣或景色。
孤策:独自出行的杖或计策。
桃源:隐秘的仙境。
霓裳:华丽的衣裳,比喻仙人。
霞酌:以霞光为酒杯,形容美酒。
翠微:青翠的山色。
烟雨:轻烟细雨,形容环境朦胧。
玄踪:神秘的踪迹或深奥的道理。
葛仙翁:传说中的仙人葛洪。

鉴赏

诗人以秋日西山的明丽景色为背景,展开了一番寻访仙宅的旅程。"胜趣引孤策"表达了诗人独自骑着马,追寻胜地佳趣的意境。这一路上,桃源的风光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洞口两岸坼"则透露出一种隐秘与宁静。

突然之间,诗人发现了一处仙灵所居之地,这里的主人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仙子,她以霓裳、霞酌迎接来客。"残阳在翠微"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依然携手与伴侣一同攀登。这一路上,林间弥漫着烟雨,溪水映照出金碧的光泽。

飞鸟穿梭于天窗之间,松树则与云壁相连。诗人的足迹逐渐深入,寻找那远离尘世的玄妙之踪,最终宛入了寥寂的仙境。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向葛仙翁学习,终年炼制玉液,以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崇尚与追求。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

鹍鸡鸣早霜,秋水寒旅涉。

渔人昔邻舍,相见具舟楫。

出浦兴未尽,向山心更惬。

村落通白云,茅茨隐红叶。

东皋满时稼,归客欣复业。

形式: 古风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形式: 五言绝句

自终南山晚归

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

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

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形式: 古风

行路难

君不见明星映空月,太阳朝升光尽歇。

君不见凋零委路蓬,长风飘举入云中。

由来人事何尝定,且莫骄奢笑践穷。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