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后桂花引》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宫中桂树与仙女的奇幻景象。
首句“修月山人饭玉屑”,以“修月山人”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诗中的主角可能与月亮或月宫有关,而“饭玉屑”则暗示了其生活的纯洁与超凡脱俗。接下来,“瑶鸭腾腾何处热”,以“瑶鸭”象征月宫中的温暖与祥和,但“何处热”又透露出一种寻找与探寻的意味,引人遐想。
“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这里运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吴刚因犯错被罚在月宫中砍伐永不枯萎的桂树,而“树合创”与“玉斧高枝折”则展现了桂树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暗示了吴刚的辛劳与坚持。
“此时待罪扣帝庭,素蛾骑蟾涕泪零。”“待罪”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谦卑与自省,而“素蛾骑蟾”则是对月宫中仙女形象的描绘,她们的“涕泪零”则增添了情感的深度,表现了对人间或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与哀愁。
最后,“月中落子如雨星,至今收拾无六丁。”“落子如雨星”形象地描绘了月宫中桂花飘落的情景,如同星星般洒满天空,而“至今收拾无六丁”则暗示了这种景象的持续与神秘,六丁可能代表的是力量或神力,强调了这种景象的非凡与不可轻易触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与诗意的月宫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