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一)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感谢游览了大半个天下,晚年才来到这座山。
一生从未见过如此美景,这红玉泉让我惊叹。
泉水如散落的珍珠,流淌出美妙的诗篇,仿佛琼浆留给贤人。
它向上探索着岩壁上的朝霞,向下穿越云层间的田陌。
它的名声镌刻在瑶池之上,往事如金烟般消逝。
世间有好奇之人,发掘这泉水的秘密,希望流传疑惑与确信。
他们渴望红泉之名永存,想要写下这传奇。
美景无需拘泥于户内,只要心向往,就能体验。
在天河边洗净耳朵,倾听那流水声潺潺。
言语间已预示了非议,更何况现实并非全然如此。

注释

游:游览。
兹山:这座山。
红玉泉:红色如玉的泉水。
散珠:散落的珍珠。
策琼:比喻珍贵的诗篇。
瑶刻:瑶池上的雕刻,象征名留青史。
好奇士:对奇观好奇的人。
户牖:门窗。
洗耳:比喻专注聆听。
谤:非议。
然不然: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古人遗风的追寻。开篇“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表达了诗人到了一处山中,对周围环境的初步探索与晚年生活的宁静喜悦。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说明诗人之前未曾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这里的“红玉泉”象征着清澈而珍贵的水源,给予诗人极大的震撼。紧接着,“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表明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想要留下自己的诗篇以纪念,而“策琼”则是古代文人的一个习惯动作,意味着思绪飘渺,追怀古人。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描写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探索,不仅是在地面上的观察,还有向上攀登至云雾缭绕的高岩。这种动作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这里的“瑶刻”可能指的是古代留下的碑文或其他形式的记载,而“金烟”则比喻着历史事件的模糊不清。

接下来的“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好奇心重的人,他们愿意去探索未知,就像修剪树枝一样,去开辟新的路径。“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表达了诗人对于“红玉泉”的渴望,并希望能够留下关于这处美景的传说。

最后,“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享受,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比较,只需静心聆听自然的声音,即可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古代遗风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二)

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

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形式: 古风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三)

吾闻烟霞外,粤有天桂山。

其中多仙子,傲睨游乳泉。

三仇久已绝,七试嗟独贤。

愿持琅玕树,种之琼瑶阡。

从此仙子游,上下陵祥烟。

羽玄师华存,灵变师道筌。

涌龙出宝台,绍彼真一传。

肯如幽求痴,仙景愕不前。

亦不画肉芝,平地生潺湲。

所求圣胎凝,视世蝉蜕然。

形式: 古风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四)

家住姑山下,朝暮游姑山。

澄潭贯地脉,飞流接天泉。

永栖无昔老,暂游谩时贤。

古藤蔓直木,苍桧随曲阡。

犹存万古月,尚照千年烟。

谁其箓青华,嘿然语玄筌。

紫锋变窗尘,重此炉简传。

九障傥不存,五灵森在前。

昨者携友朋,攀萝掬潺湲。

神交善爽徒,宇宙空茫然。

形式: 古风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