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折枢韵呈李丞相二首(其一)

参陪仍许瘦筇支,长者登临敢后期。

钟断白云飞雨过,月生青嶂夜凉时。

心知胜地都忘睡,喜听连床共和诗。

莲社风流增荔子,馀生长健更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虽年老体衰仍能持杖相伴,长者登山岂敢迟到。
钟声消失在白云间,雨过天晴,月光照亮了青翠的山峰,夜晚渐凉。
心中明白这是胜景,让我忘了睡眠,欢喜地聆听同床共吟的诗篇。
如同莲社的风雅,加上荔枝的甜美,余生健康,还能期待什么呢?

注释

参陪:陪伴。
仍:仍然。
许:允许。
瘦筇:瘦弱的手杖。
长者:年长的人。
登临:登山。
敢:岂敢。
后期:迟到。
钟断:钟声消失。
白云飞:白云飘过。
雨过:雨后。
青嶂:青山。
心知:心中明白。
胜地:美景。
都忘睡:忘记睡眠。
连床:同床。
共和诗:一起吟诗。
莲社:指莲社这样的文人雅集。
风流:风雅。
增荔子:增添荔枝般的甜美。
馀生:余下的岁月。
长健:长久健康。
何为:还能做什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难寐、思绪万千的诗句,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两句“参陪仍许瘦筇支,长者登临敢后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尊者的期待与等待,透露出一种渴望交流的心情。

接着,“钟断白云飞雨过,月生青嶂夜凉时”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钟声、白云和夜雨共同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夜空图景。这里的“月生青嶂”更强调了清冷与孤寂感。

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难以入睡,因为心中有着胜地美景的记忆,故“心知胜地都忘睡”。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求,使得诗人即便是在静谧的夜里,也能从内心深处获得安慰。

最后两句,“喜听连床共和诗。莲社风流增荔子,馀生长健更何为”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共同享受文化的乐趣。在这里,“莲社”可能指的是某种文人聚会,而“馀生长健”则是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情感牵挂,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以及通过文学艺术建立情感联结的渴望。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申伯有行色会宿东禅次元韵

真成风雨夜,精舍对床眠。

去住非无数,行藏莫问天。

十年濒瘴海,一棹破春烟。

君自足归兴,不妨啼杜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再用前韵重哭德久贤使君

风撼棠梨对殡宫,中郎谈笑孰形容。

不居上界神仙府,当在补陀孤绝峰。

至论每符磁石铁,长生空问茯苓松。

九原可作还知否,底处返魂香最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再用前韵哭德久

女无美恶妒深宫,盛德如公果不容。

何遽盖棺临禹穴,未应藏骨在秦峰。

论文平日樽中酒,挂剑它年冢上松。

点检交亲祇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再用韵奉留聪父

长饥方朔笑侏儒,岁晚还惊大小馀。

客里论文聊把酒,闲来会面胜通书。

薄寒欺醉悲清夜,孤月流光怅碧虚。

何苦相逢又相别,不如供米寓僧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