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怀乡园游好五首》之一,通过描绘浮云万里、燕台空留、朋好音书断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浮云日万里”,以浮云象征离散与漂泊,暗示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聚。接着“空复滞燕台”一句,点出友人身处燕台,而诗人却只能空自停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和无奈。
“朋好宁相负,音书自不来”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音信不通的遗憾。诗人质问朋友是否辜负了彼此的情谊,同时感叹音书难通,情感交流的缺失。
“吾惭歌凤侣,君等卧龙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歌凤之侣,将友人比作卧龙之才,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与如此才华横溢的朋友并肩前行的遗憾。
最后,“怅望青山里,蔷薇几度开”两句,以青山和蔷薇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诗人怅然地望着远方的青山,想象着蔷薇花在四季更迭中多次开放,以此寄托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和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