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三)寻梅

恨无佐咏过残年,兴味只应倍索然。

忽有暗香通鼻管,快携藜杖到篱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追寻之情。首句“恨无佐咏过残年”,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没有能够与梅花一同度过这即将逝去的一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兴味只应倍索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加深,似乎在说,即使有梅花相伴,内心的喜悦也难以弥补对岁月流转的感伤。

转折点出现在“忽有暗香通鼻管”,诗人突然捕捉到了梅花的香气,这一瞬间的惊喜让整个心境为之一振。暗香不仅唤醒了嗅觉,更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情感,使诗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愉悦和满足。最后,“快携藜杖到篱边”一句,诗人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带着他的藜杖(一种轻便的拐杖),前往那充满暗香的篱边,亲自去探寻、欣赏这美丽的梅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在寻找梅花的过程中,诗人的情绪从最初的遗憾和感伤,逐渐转变为惊喜和愉悦,最终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这种情感的变化,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和释放。

收录诗词(165)

徐搢珊(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其四)问梅

閒步松林欲探梅,云涛隔岫涌苍苔。

山人不解余心在,翻问客为何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梅花(其五)雨梅

密蕊曾经未绽时,适逢小雨细如丝。

想因不爱涂脂粉,净洗冰肌现素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血迹碑二首(其一)

油油麦秀黍离离,慨想当年殉节时。

明代故宫无片瓦,方公正喜有新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血迹碑二首(其二)

忆自燕师到此来,全诛十族令人哀。

当年血迹今犹在,此石诚为有幸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