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畔春将老四首(其二)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

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岩畔春末的景象,以残花与青苔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春天即将消逝,岩畔的花朵已凋零,它们在青苔上留下痕迹,仿佛是时间流逝的见证。"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诗人通过想象,将读者引向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似乎在说,曾经有高僧或智者在此地留下足迹,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如同这不朽的山峰,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出了对过往智慧与精神的追忆,体现了宋代禅诗中常见的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辩证思考的主题。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残花与青苔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永恒之间的微妙关系。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岩畔春将老四首(其三)

岩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

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岩畔春将老四首(其四)

岩畔春将老,憨痴兴转多。

时时逢野老,共唱哩棱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除夜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

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

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