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其一)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翻译

西陵的侠义少年,在短长亭送别友人。
青翠的槐树夹着两条道路,白色的马儿奔跑如流星一般。
听说紧急的军情文书已到,匈奴敌寇侵犯井陉之地。
他豪气冲天,毫不犹豫地奔赴国难,谁还会顾及燕山石刻的功名呢?

注释

西陵:地名,代指英雄少年的出生地。
侠少年:行侠仗义的年轻人。
短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短亭和长亭都是指送别的地方。
青槐:青翠的槐树,形容道路两旁的景致。
白马:形容马的颜色,这里也暗示骑马者的英姿飒爽。
流星:形容马跑得非常快,像流星划过。
羽书:古代军事文书,常插鸟羽以示紧急。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称号,这里泛指敌对的匈奴首领。
寇:侵犯,侵略。
井陉:地名,位于今河北省西部,古代军事要地。
气高:意气风发,勇气十足。
赴难:前往危难的地方,这里指上战场抗敌。
燕山铭:指在燕山刻石留名以纪功勋,比喻追求功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象和英勇送别的情景的古诗,通过对西陵侠少年送客的场景进行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形象的赞美之情。青槐树成行排列,白马如流星般奔驰,这些生动的意象构筑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英勇赴难、不畏艰险的情怀。

诗中的“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透露出紧迫的战事和危机四伏的环境,少年胸怀壮志,准备挺身而出。"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则更是展示了他无视个人安危,只为天下苍生、义薄云天的情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动荡不安及诗人对于理想英雄形象的向往。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其二)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

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驾出长安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