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清澈的晋水边庐舍汇聚成片,汾河桥上万国使节紧紧相随。
唐朝开国时国力强盛无比,圣恩如同沛降般深厚遍及大地。
皇帝下车回望三象显示威严,碑铭刻载功绩由六龙护持。
皇帝的英明犹如日月高悬,这样的盛况千年难遇此刻呈现。

注释

晋水:指山西的晋水,古代著名河流。
千庐:形容庐舍众多,聚集了很多人口。
汾桥:横跨汾河的桥梁,代指交通要道。
万国从:万国来朝,表示国际交往频繁。
开唐:指唐朝初建时期。
天业:皇朝的基业,伟大的事业。
盛:兴盛,强盛。
入沛:用汉高祖刘邦归乡典故,比喻帝王的恩泽广布。
下辇:皇帝下车,表示亲临或出行的庄严。
三象:可能指天象、地象、人象,象征宇宙秩序或帝王的威仪。
题碑:在石碑上刻字纪念。
六龙:古代帝王车驾为六马,常以六龙喻之,代表皇家的尊贵。
睿明:皇帝的英明智慧。
悬日月:比喻君主的光辉如日月般永恒照耀。
千岁此时逢:这样辉煌的时刻千年一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巡游的壮丽画面,充分展现了皇权的威仪和国家的繁荣。开篇“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两句,通过对河东地区地理特征的描写,展示了这里的繁华与众多国家的归顺,预示着帝王驾临时的盛况。

接着,“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进一步强调了大唐王朝的昌盛,以及皇帝赐福于民的深厚恩泽。这里的“唐天业”指代的是唐朝的宏伟事业,而“沛”则是古代帝王巡游时所赐之地,意味着皇帝的圣恩如同甘露般浓郁。

下文“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中的“三象”与“六龙”,通常指代的是皇车和龙凤等瑞兽,暗示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皇帝巡游时,所到之处都会留下墨宝,这里的“题碑”即是指皇帝御笔亲书碑文。

最后,“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则描绘了皇帝睿智如同日月般照耀天下的宏伟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历史上的偶遇之美,这“千岁”二字更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珍贵感。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每个字眼都透露着对皇权、国家和历史的深刻认识,是一首颂扬盛世的佳作。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客广陵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段宥厅孤桐

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

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胡笳曲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素上人影塔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