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

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

荼蓼久已甘,空劳菫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林中的杜鹃鸟在啼叫,据说它是古代蜀国的帝王。
为何蜀国的帝王变成了鸟,它的叫声如此惊慌,仿佛犯了罪孽。
一声啼叫在艳阳节,春天的气息似乎都被替代。
再次啼鸣在孟夏的树林,茂密的叶子足以遮蔽。
第三次啼叫在凉秋清晨,百花失去了生机。
第四次啼叫在寒冬玄冥,乌云笼罩,天气阴沉。
杜鹃的啼声染红了壮士的头发,也打湿了美女的衣袖。
悲伤深重的小鸟雏鸟,哀伤地掩藏在病鹤的翅膀下。
它为何寄托于幽深的命运,羽毛无法保护完整的身躯。
满怀忧郁,承受着巨大的冤屈,又畏惧群体的压力。
我听说凤凰长寿,但鸟类都受到约束。
何不分配一些翡翠的羽毛,让它们学习鹦鹉的智慧。
敌意不必诉诸箭矢,一次哀鸣还能延续。
怎能让它无止境地哭泣,流血贯穿世代。
古代的风尚失去中庸,衰败的时代依赖郑卫之音。
三次叹息仍充满过度的哀伤,如同口渴的人欢笑流泪。
如果因异样的声音而感动,音乐应与内心深处共鸣。
高尚的教化一旦昏暗,人们的生活就变得脆弱。
古人的思想感叹接近真理,如同仰望青天。
长久以来,荼蓼已甘于平凡,徒然期待菫葵的恩惠。
有谁倾听杜鹃的苦楚,想要与正直的声音共谋对策。

注释

子规:杜鹃鸟。
蜀帝:古代蜀国的君主。
罪戾:罪过或罪行。
艳阳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庇质:庇护身体。
戚戚:忧愁的样子。
翡翠:一种绿色宝石,此处比喻华丽的羽毛。
鹦鹉:能模仿人语的鸟。
郑卫:古代的音乐风格,被认为过于靡靡之音。
嘻流涕:欢笑中流下眼泪。
荼蓼:两种草本植物,象征平凡。
菫葵:植物名,象征恩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子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写鹅鸟(子规)的啼叫声,以此来抒发对古蜀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世变迁、生灵脆弱的感慨。

诗中的“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一句,直接点出鹅鸟啼叫与古蜀帝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追思。接下来的几句,“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通过鹅鸟在不同季节的啼叫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和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通过对比壮士与鸟类的境况,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这部分则表达了一种悲哀与不平之情,诗人似乎在反思某种宿命或是不公的社会现象。

“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这里提到的是一种秩序和规则,即使得天下万物都要遵循其法则,连凤凰这样的神圣之鸟也不例外。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宿怨和悲哀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这种情感传承的无奈。

最后,“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秩序紊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鹅鸟啼叫声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表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山中冬思二首(其一)

山深先冬寒,败叶与林齐。

门巷非世路,何人念穷栖。

哀风破山起,夕雪误鸣鸡。

巢鸟侵旦出,饥猿无声啼。

晨兴动烟火,开云伐冰溪。

老木寒更瘦,阴云晴亦低。

我贫自求力,颜色常低迷。

时思灵台下,游子正悽悽。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山中冬思二首(其二)

雪壮冰亦坚,冻涧如平地。

幽人毛褐煖,笑就糟床醉。

唤人空谷应,开火寒猿至。

拾薪煮秋栗,看鼎书古字。

忽忆南涧游,衣巾多云气。

露脚寻逸僧,咨量意中事。

形式: 古风

山中怀刘修

松老秋意孤,夜凉吟风水。

山人在远道,相忆中夜起。

春光如不至,幽兰含香死。

响象离鹤情,念来一相似。

月斜掩扉卧,又在梦魂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山行经樵翁

我心劳我身,远道谁与论。

心如木中火,忧至常自燔。

披访结恩地,世人轻报恩。

女无良媒识,知入何人门。

寒日行深山,路由谷中村。

田翁樵采熟,男女讴吟喧。

借问身命谋,上言愧乾坤。

时清公赋薄,力勤地利繁。

下念草木年,坐家见重孙。

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醉闲鹿裘暖,白发舞轩轩。

仰羡太古人,余将破行辕。

遑遑问身事,师友难为言。

离歌又行去,落日低寒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