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钿车何处。香乍拂、暗锁一庭薄雾。
云窗小院罅,恍屏山曲曲,纱笼珍护。玳梁几许。
问海燕、芳踪可住。
看红襟飘瞥,重到画屏,漫把人误。
苦忆年年远道,水驿山程,空怨零雨。莺声暗诉。
催春至,共谁语。
怕高楼去后,花枝满眼,东风吹向绣户。
更青青柳色,陌上费人凝伫。
这首《瑞鹤仙》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通过对闺中女子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幽深而缠绵的情感。开篇"望钿车何处",以女子翘首期盼的姿态,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行人的思念。"香乍拂、暗锁一庭薄雾",通过香气和薄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词人通过"云窗小院罅,恍屏山曲曲,纱笼珍护",描绘出女子所处的精致环境,暗示她内心的孤独与珍视。"玳梁几许"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华丽,而"问海燕、芳踪可住"则借海燕寓言,表达对远方行人的追问与期待。
"看红襟飘瞥,重到画屏,漫把人误",女子看着衣襟飘动,误以为是心上人归来,流露出深深的失望。"苦忆年年远道",直接表达了对长久分离的痛苦回忆。"水驿山程,空怨零雨",则借旅途中的艰辛和零星的雨水,强化了离别的愁绪。
"莺声暗诉。催春至,共谁语",春天的到来唤起女子对往昔的回忆,却无人倾诉,孤独无依。"怕高楼去后,花枝满眼,东风吹向绣户",写女子担心爱人离开后,自己只能独自面对繁花凋零,东风吹过,更添伤感。
最后,"更青青柳色,陌上费人凝伫",以柳色青青和街头的驻足,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的深情守候,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流转,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春愁直上遥山。绣帘间。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
云和雨,烟和雾,一般般。可恨红尘、遮得断人间。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人人都说江南好。今生只合江南老。水调怨扬州。
月明花满楼。当时年少乐。湖上春衫薄。
春水碧于烟。绿阴藏画船。